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根据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北镇市于4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普查分宣传准备、大普查和重点项目走访三个阶段,历时两个多月,现已基本完成,进入最后扫尾阶段。 为圆满完成普查工作任务,彻底摸清全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所蕴藏和遗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使北镇市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经过被列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到抢救挖掘等历时多年的努力后。 在日前公布的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四川广安市武胜剪纸正式列入传统美术类四川手工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至此,凝聚了数代剪纸艺术家心血的武胜剪纸,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武胜第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将武胜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永放光彩的武胜剪纸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赵红雨 闫涛报道:日前,平乡县停西口中心小学热闹非凡,该县“特色体育――梅花拳进校园”活动揭牌仪式正在隆重举行,这标志该县特色体育项目进入中小学教学课程活动正式启动。 梅花拳简称“梅拳”,在平乡县源远流长。据记载,自清康熙年间,祖师邹宏义收徒传艺,在尚武豪侠之风熏陶下,梅花拳迅速推广、逐渐成为武林奇葩。2006年,梅花拳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的梅菜扣肉因其爽口而不腻,梅菜浓郁芳香而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然而,在高埗镇也有一款传统的特色扣肉一样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那就是“保安围扣肉”,它甜而不腻,味道醇香,入口即化已成为了高埗宴席上的必备美味菜肴。为使“保安围扣肉“的传统制作手工艺能够更好的传播和共享这些非物质文化资源,目前,高埗镇正为“保安围扣肉”申报市级非物质文...
笔者17日获悉,从8月1日起,河南省文化厅将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偃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根据部署,偃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范围包括:语言文字(方言),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剪纸、绘画、雕刻等民间美术,劳动号子等民间音乐,生产劳动、婚丧礼仪等活动的民间舞蹈,豫剧、曲剧等传统戏剧,河洛大鼓等曲艺,荡秋千、口技等游艺、传统体育、杂技、竞技类活动,吹糖人、手...
近日,老城区主管领导及多个专家在区政府三楼会议室成功召开了对“南无拳”项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论证座谈会,为下一步“南无拳”申请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工作做了良好铺垫。 据悉,老城区自4月正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开始,截至目前,通过全区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与协作,经过多次筛选,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0余项,已有多个项目正在为申报第二批市级非...
中国宁波网讯 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波2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荣登榜上,这些项目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曲艺等类别,其中有状元楼宁波菜烹制技艺、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等市民熟悉的传统民间技艺,也有水浒名拳、余姚土布制作技艺等日常生活少有接触的项目。 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246项,我市上榜的有民间文学:虞舜传说(上虞市、余姚市)、布袋和尚传说(奉...
新华网拉萨7月24日电 (记者尕玛多吉)西藏自治区政府日前公布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包括糌粑制作、木碗加工等一批反映西藏农牧民日常生产生活的传统特色技艺被列入名单。 据介绍,西藏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12大类、101个单项,其中曲水柳条编制技艺、俊巴鱼烹饪制作技艺、古荣糌粑制作工艺、加查木碗制作工艺等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和区域特色。 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在论坛上致辞 浙江曲艺传承保护论坛会场 兰溪滩簧《芦林相会》演出 2009年7月2日至3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和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和浙江省群众艺术馆承办的“浙江曲艺传承保护学术观摩展演及研讨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浙江省文化厅...
怀化新闻网讯 7月20日湖南大学师生10人,在通道县文化局局长张建国的带领下,来到牙屯堡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工艺制作传承人粟田梅家中了解侗锦制作和考察侗锦文化。面对粟田梅的件件侗锦作品师生们惊叹不已,让他们真正领受到了侗族工艺的神奇。
记者昨日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日前,省政府公布了第三批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新增6项,继续居名录公布数量台州市第一。 这6项分别是:属于民间文学类的“戚继光抗倭传说”、“台州府城名谣”;属于传统技艺类的“羊岩勾青茶制作技艺”、“白水洋豆腐制作技艺”、“永利木杆秤制作技艺 ...
16日,记者步入西双版纳傣族园时,发现以展示傣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景区内,已经挂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的牌子,在西双版纳已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0个非遗项目中,有关傣民族文化的贝叶经、赞哈、象脚鼓、泼水节、傣锦纺织、召树屯与喃木诺那的故事和熳轮制陶等7个项目,全部集中在这里向游人亮相展示,傣族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傣族历史文化博物馆。 通过大规模培训比赛保护遗产 在景区位于曼春满村寨的...
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南郑县政府日前公布第一批2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南郑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经过搜集资料和细致整理,南郑县文体事业局确定了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杂技、文化空间等9大类,包括汉山樵歌的传说故事、石门的传说故事、南郑刺绣 、碑坝民歌、协税龙舞、春倌说春、协税社...
一部全面记述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玉林卷)”,已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汇总编务工作。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员正对“采茶舞”、“唱春牛”等8357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进行汇总编写。 2007年以来,玉林市结合实际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地普查,通过到各村各队实地采访,采用录音、录像等方法对非物质文...
记者昨日获悉,广东人熟悉的本地白酒“九江双蒸”的酿造技艺入选了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广东对粤酒文化保护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昨日,记者在广州市场发现,市面上写明“九江双蒸”的品牌主要有两家大企业,此外在售的还有各类只写着“双蒸”的白酒,多数是一些珠三角的小企业在生产。 据了解,之所以市面有不止一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